个人碎碎念 加上一点点对杭州女仆历史的回顾 纯主观 纯造谣 您就看着图一乐
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4.3.8 小春故事多(八)

在正式讲鱼崽事变之前,感觉还有个事情值得说道说道,那就是对店内女仆的管理方式。

前面说了,女仆店能够稳定运营的核心在于招人。但招了人却没法稳住干了两天就提桶跑路,又或是管理不到位,导致女仆服务出现问题,三天两头被人投诉,那招了也等于白招。因此,如何通过内部的管理优化,稳住招来的妹子,并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同样是所有店家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早期的小春奈雪在这方面选择的策略是——强化女仆妹子对小春的归属感,刻意引导妹子进行密切交流,将“同事”的关系升级为“家人”,最终通过妹子之间的互相影响,让全店的服务和尺度标准都趋于统一。(当然,这么做的弊端也很明显,我们留到后文再讲)。

在和老板娘和某位前女仆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她们对曾经的小春滨江时期有着相对比较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听老板娘介绍,那时的小春,往往最后一个下班的妹子都会主动帮忙打扫卫生,甚至还有部分妹子直接就住在店里,算是真正意义上半个的把“店”当成了“家”。

同时,根据原先小春的架构,妹子还会经常坐在休息室里相互沟通交流,而众所周知,女人之间一旦聊嗨了,尺度可比男人大多了。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坐在休息室的女仆一边看着门口的监控看哪个熟悉的客人进来了,一边聊自己和这个客人进行到哪一步了,这个客人给自己爆了多少金币,那个客人长得太帅了自己白给了(此处为艺术化表达,实际啥样我也不知道,诶嘿)。这种模式下,一方面能通过共享秘密增进妹子彼此间的情谊,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在潜移默化间放大了妹子对尺度的接受程度:她都那样了,那我只是这样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短期来看,这种模式不仅能起到稳定妹子的作用,还能让妹子放得更开,看似是对店家和对客人都有好处,但仔细一思考,其实问题很大。

先从店家的角度看,妹子之间感情好是事实,但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感情太好也意味着,一旦有一个妹子离职或跳槽了,可能会带动好几位妹子一同离开;另一方面,一旦一个女仆做的久了,又和其他妹子再一交流,变油的速度也会急剧上升,发展到最后就是杀熟或是看人下菜。

而对客人来说,被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也就算了,甚至某些隐私的信息也会被妹子相互之间透露,甚至外传到其他客人耳中,这就属于大大的踩雷了(典型的代表事件就是鱼崽事变)。而如果你是散客,同样也会担心被妹子区别对待,敷衍处理。

时过境迁,经过后面一系列事件后,如今小春也彻底摒弃了当初的那种家人般的相处模式。而当初亲如姐妹的女仆们,在相继离开后除了少数人之间还有联系外,似乎大多也各自飞翔了。

不知道该如何收尾,那就点到为止吧,这周努力再更新1-2篇,差不多也该把写了这么久的小春篇完结咯。
❤️❤️7.16奈雪❄️可选part1:

#奶酪 16-24

#咩咩 14-22

#Molly 休息

#樱樱 17-22

#鱼崽 15-23

#心心 14-20,21-24
PS: 针对此次事件还专门采访了当事人卡比,对方直接制作了一个PPT,在此也一并放出作为补充材料。PPT内容完全由卡比制作,不代表本频道立场,仅仅做一个展现,是非功过均由吃瓜群众自行判断。
4.3.7 小春故事多(七)

上回书说到,彼时的小春,颜值有老板娘盘踞,服务有众多新妹子操持,但各种大小节奏也随之蜂拥而至。榜一大哥day与榜二大哥卡比召集众粉丝,要还小春一个朗朗乾坤。

而首先最为众人所熟知的第一个大节奏,就是知名的“得宝事件”。首先简述一下事件经过:当时群里某个名叫“得宝”的客户在交流群里宣称,外勤了小春当时的女仆之一“奶酪”,并扬言把妹子扒光还92了。而以day、卡比为代表的部分小春客人在征询了妹子的说法后表示以上尺度纯属得宝造谣,随后当事双方在群里展开了一系列的对线,中途由于卡比表现得过于维护小春,一度还被认为是小春的股东,被踢出群还被禁言了几次(后面证明都是误会)。

事情最终以得宝夸大了说法(隔裤摸j就算92)盖棺定论,目前当事三方中,得宝彻底消失,曾经的小春榜一大哥day已经上岸,卡比仍活跃在圈内,奶酪退役后又一度以“英语角”股东的身份出现,很快又随着店铺倒闭销声匿迹。

虽然当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似乎并不算什么大事——本质上仍属于对尺度事件,只不过当事人存在口嗨造谣的嫌疑。但一方面,当事人得宝表现得十分信誓旦旦,反方反驳的时候则略激动了一些,一度被怀疑占商家立场,加上大群本就鼓励除造谣外言论自由(我知道你们要吐槽现在又多了其他规矩,但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因此就是这一件看似不算很大的事儿,群里连续吵了好几天,贡献了建立以来少有的大瓜。由于当时卡比在群里表现的太过维护妹子,而那时小春的群又将他列入管理一栏(实际只是给了个称号),因此被一度误以为是小春股东,还被踢出了群,最后还是卡比本人找云中自证才证明了清白。(没想到后面我也曾被部分人认为是小春股东过,只能说天道好循环)

当然,得宝事件只是小春诸多节奏中的一个,也没有在实际上造成多大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只能说是开胃菜。真正闹出大节奏,导致小春大整改,并开除了当事妹子的大事件,还属下一章要提及的“鱼崽事变”。
补一句,我觉得女仆反向写测评还是挺有趣的🐶 只要不把某些太隐私的内容拿出来讲,怎么评价都是妹子的自由
番外2.0 当女仆建号上TG

不知从何时起,女仆建号上TG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甚至还有不少妹子有样学样,反向写起了评价客人的回忆录。有些人觉得这是妹子在刻意营销,吸引舔狗客户,也有人觉得能在线上白嫖妹子小班多是一件美事,个人对此不置可否,只能大概从女仆、客人、商家的角度来瞎扯几句各种的缘由与利弊。

首先,女仆为什么要建号上TG?采访过几个妹子,理由各不相同,有想要了解客人对自己的评价主动建号的,有客人给看了群聊后觉得有意思让客人帮忙建的,有店里主动要求建号和群里的客户交流以便招揽生意的,也有本来是来当客服,结果被忽悠下海了顺其自然的。而建TG号的妹子,有些自此住在TG上,成为水群一把手,甚至上钟的时候也不忘刷TG(这种行为建议老板扣工资呢),有的如同上文所说建立起了个人频道反向写回忆录,还有一部分则虽然建了号,但只会默默窥屏,除了对少数熟识的客人外,一般不会主动暴露自己身份。

但甭管什么理由,好奇心应该是大部分妹子建号的第一驱动力,客人是如何评价自己?客人对女仆的需求有哪些?有哪些店里的表面姐妹又被爆开尺度了?可以说,客人在吃的瓜往往妹子也吃的同样开心——除非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是的,这里就要说到女仆建TG的一大弊端——必须做好自己会被别人摆在明面上评头论足,甚至被造黄谣的心里准备。同样的,建号上TG也意味着可能出现少部分素质较差或比较抽象的客人的直球辱骂或者口嗨性骚扰。可以说,如果没有一颗足够承压的大心脏,还是建议妹子们少看TG为妙。特别是传尺度这件事,无论爆料的人是真还是假,大部分的群友都是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所以……除非你的心灵足够强大,又或者你只是想当个女仆圈公主,就享受被客人线上舔着的感觉,我建议还是少看TG为妙,不然迟早会有破防的一天。

客人的心态上面提过了,就不多赘述。只在此提一点建议——真的不要做赛博舔狗了,线下舔妹子就算了,好歹算是一对一的舔,线上你要面对的可是数以百计的舔狗同行,雄竞压力大就不说了,还容易把妹子舔飘,得不偿失。当然,如果放平心态,就把妹子当成一个普通的群友进行互动,那确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站在商家的角度,对妹子用自己的号上TG态度其实也算两极分化。有些商家会把妹子建号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反正你们都喜欢舔客服,那不如索性直接一点,直接让女仆实名上网,你们直接舔妹子就好,省去中间舔赚差价。对于头牌妹子,经常水群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客人间的情感联系;对于非头牌的妹子,也能借此增加曝光度,招揽更多的生意。

听起来似乎是百利而无一害,那为什么又有些店家明令禁止女仆上TG呢?一方面,女仆接触了TG这个开放的平台,了解到许多本不该了解到的信息,可能会打破原有的信息壁垒,变得心浮气躁,钟上表现油或是直接跳槽到其他热门店的几率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借助TG这个平台,女仆能够和客人进行直接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店里作为中介的束缚,可以自行揽客也就意味着不一定要通过店里这个平台接单(事实上,女仆和客人直接约单而店里不知道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是个人自营女仆的出现(当然,从安全性考虑,我个人是不赞同女仆自营当个体户的)。

最后做一句总结——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建号上TG的女仆聊天一个比一个抽象?
晚上更新个番外先,得宝事件还在等一手资料
4.3.6 小春故事多(六)

昨天正好和人聊到为什么小春的这一章会写那么长,居然分了那么多个章节(关键还没怎么写到具体的妹妹)。原因当然是——我脑子里已经没料了,想多水点内容!(划掉)

其实实话实说,小春还在滨江的时候因为距离的关系我其实没怎么去过,所知道的内容大多来自相关的客人、股东以及线上吃到的一些瓜。但我认为小春作为曾经的热门店,一路这么跌跌撞撞发展下来,从招人到运营和营销,算是走出了一条比较成熟的大店运营之路,我觉得算是一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店,写它就等于写了很多有共通之处的店。

闲话扯到这里,继续书接上回。前面提到,小春初期的妹子除了老板娘外,基本都是某个股东招的(据传开业前摆了一桌拉了8个妹子,信誓旦旦地跟另一个股东说万事俱备,但最后等到开业就只来了个月月),因此开业之初就卡在了招人这个环节(讲个笑话,最早的女仆招牌的主要渠道是boss直聘,甚至现在还有某些店通过这个已经有些过时的渠道招人)。

痛定思痛,之后某个股东也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摸索,总算是找到了几条相对稳定靠谱的招人之路,除去耶耶闪闪这些没有什么记忆点的妹子,等新一批主力军陆陆续续加入小春后,这家店就算是正式支棱起来了。

这些个妹子的名字大家可能就比较耳熟能详了:思思、等等、鱼崽、奶酪、樱樱……众所周知,小春曾一向是以颜值店出名,但同样众所周知,这群妹子或多或少其实大多都有点尺度,甚至某些妹子在刚来的初期因为急于开单子,还是知名女菩萨(其实也就那么两周,后续领悟到女仆界的至高心法大蟒蛇之道就回归正常了),就凭借这“颜值+尺度”的组合拳,小春在潜移默化间就由最早的吃枣药丸升级为了当时业界的第一梯队,在滨江这块区域和樱花分庭抗礼,后续发展起来还在上城开了一个点,一时风头无二。

当然,人红是非多,店也莫不如是。随着知名度的逐渐打响,各种大大小小的节奏也随之而来,首先最为人所熟知的大瓜,便是知名的得宝事件。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诶嘿。
4.3.5 小春故事多(五)

这一节写的虽然是小春,但其实算是由此展开,谈谈女仆店频道运营的事儿,当然,我毕竟只是个客人的立场,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浅浅地分析一下:

在第一章我有提到过,在诸如秋叶原、缘之空这些老店的群里,聊天的氛围很浓烈,商家群是早期客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场所,而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女仆交流群的出现,才被逐渐打破,玩家会更倾向于在以纯玩家为主,不会收到店家控评的交流群进行交流。

自此之后,有些店索性就将自己的群作为纯粹的信息发布渠道,而有些店依然很重视自己的频道运营,会刻意通过各种手段保持群聊的活跃度,通过社群运营稳定自己的基本盘,培养专属的私域流量。

早先的小春,现在的养鱼、美荫都算个中典型。

那么,如何让自家的客户会愿意选择在自家的群或频道进行交流呢,从小春身上我大概归纳了三点经验做法。

一是水群奖励机制,一般是通过签到或水群来积累积分,通过定期抽奖或是积分排行榜的形式发放优惠券,奖励那些活跃的用户。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通过一些不高成本,来扎扎实实地提高用户粘性,但相对的,也必然会出现某些闲着没事就喜欢住在TG上水群的闲人(怎么感觉AOE到了自己),一个店群成天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水,正常的客户反而被排挤在外,觉得格格不入,只能说是一把双刃剑吧。

二是什么来着?我突然忘了,以后想起来了再补。

三是客服。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通过客服来留住客人,维持群聊的活跃度。当然,这个客服不是随随便便抓一个过来就能顶上的,必须满足至少一下三点要求:1、是个女的且够漂亮 2、情商要高 3、会聊天,引导群聊的防线。

必须得承认的一点是,有妹子存在的地方就必然会出现舔狗,女仆店亦然。或者换句话说,舔客服似乎是女仆业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只能说也不是不能理解,相比较也许和你一样猥琐,没准比你还哥布林的老板,一个活生生的会聊天的漂亮妹子能够在0成本的情况下愿意和你聊天,哪怕只是群聊,也能满足一定受众的情绪需求了。

早期的一代目甜橙便算是其中的典型。本身虽然算不上顶美,但看过照片的人大多都会承认是好看的,和甜橙有过交流的人也能感受到这妹子确实情商不低,至于聊天能力,一句“死群了甜橙”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后期也有不少店选择照虎画猫,采用类似的客服战术吸引客人(库洛那种先骗过来当客服再忽悠下海的邪道另说),但效果如何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最后还是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莫当舔狗,舔客服更是毫无意义!
送给需要的人,圈子里还真是藏不住秘密,同情一下卡车叔叔
对,是的没错。
我们倒闭了,所以今后所有用‘秋叶原’店名的均非本店。
回首往昔,作为早期在TG运营的首批女仆店,我们见证了太多友店从营业到被时代淘汰
我们也不乏是其中一员,为什么不做了呢?
卷不动了! 多说无益
本频道自本文章发布起,交由:杭州春日部之家。运营

已经添加微信的朋友,莫删除 微信上会给大家推荐杭州本地团购的一些女仆,spa,按摩,餐厅等等
赚取佣金,作为我平日谋生手段。请添加:微信:qiuyeyuyuannvpu,Chloe_wfy

诸君,书上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但书上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最后祝:顺颂商祺!
燃尽了,暂休几天,短暂的拥有换来的也只是片刻的欢愉,再之后就是无尽的空虚了
Back to Top